龙头的分类——白马龙头(二)
白马龙头介于股权龙头和黑马龙头之间,我把这种龙头叫中间路线,或者叫价值投机。股权龙头着眼于企业的整体,看重企业的长远发展前景和业界地位。如果把这里面的“整体”给“拆散”,把“长远”给“缩短”,把“业界地位”拆为“股市盘面地位”,就变成了白马龙头。也就是说,白马龙头把股权龙头拆散来做,或者是从散落的微观来看企业。一旦发现某个微观层面有价值,那么就去投资这个价值,把这个价值推波助澜,这就是白马龙头的做法了。有人会问,这不是“炒作”吗?是的,股市本质就有炒作的成分,不炒作还叫股市吗?股市是先透支后还债。茅台、腾讯哪个没有炒作的成分?所以,不必回避“炒作”这个词。
那么,白马龙头会对企业的哪些“拆散的”“微观的”
的因子感兴趣呢?
凡是能够引起基本面重大变化的,都是白马龙头感兴趣的。比如,某企业搞个科技创新,推出一种新产品;或者某企业所在的行业出现一项重大的产业变革,而该企业又因此而受益。再比如,国家公布了某个重大的政策,该企业恰是这个政策的受益者。
白马龙头是有“的”放矢,这个“的”只要足够大、足够新鲜,具有足够的革命性、足够的影响力,白马龙头战法就不会放过它。
比如,在2019年春节后,很多手机厂家推出柔性屏。在这个重大的产业变革中,深天马A受益无穷,而深天马A本身也为这次产业革命做了足够的技术准备,所以该股在2019年春节后成为柔性屏题材的白马龙头。
拿深天马A的市盈率说事,拿业绩和财务报表说事,甚至拿企业整体说事,那都是不理解白马龙头的玩法。白马龙头着眼的是局部价值,只要发生一件事能够对公司产生巨大的正面影响,就可以了,至于整体和长远,那是股权龙头考虑的事情。
再比如鲁信创投,该公司在2018年11月份突然受到一个巨大的政策性因素影响,就是科创板。此时,该公司,的财务报表没有半点改变,该公司的业绩也没有一丁点儿的变化,该公司未来能否真的在科创板政策下实现长足发展也没有足够过硬的证据,但主力就是炒作它。为什么?因为虽然没有看到过硬的证据,但是有过硬的“逻辑”。什么逻辑?科创板开设了,作为一个创投类的公司,不可能不往好的方面去发展。等到具体业绩出来了再去炒作,那是会计炒股;根据逻辑来展开投资,那才是投资家炒股。股权龙头投资的是现实世界的伟大公司,白马龙头投资的是股票市场上巨大的价值发现和价值变化,而黑马龙头炒作的是价值人气和市场共振。白马龙头相对于稍后我要介绍的黑马龙头来说,最大的区别有两个:一个是盘子大,另个就是价值正宗。
白马龙头往往盘子相对大一些,市值大一些,在某些情况下,也被称为“中军”。白马龙头核心考虑因素不是盘子,而是价值正宗性。
价值正宗是白马龙头区别黑马龙头的根本。黑马龙头只需要价值沾边或者有价值氛围即可,而白马龙头必须绑定价值正宗的股票。我们在龙头“四维”中强调的价值性,在白马龙头上表现得最为突出。白马龙头往往市值大、流通盘大,如果没有价值的正宗性,没有一个说得过去的硬逻辑,是无法说服大资金去启动它的。随便举几个例子:京东方A:柔性屏价值最正宗公司深天马A:柔性屏产业链的核心公司张江高科:科创板正宗公司
攀钢钒钛:钒产品涨价最受益的公司罗牛山:海南岛马彩最正宗公司盐湖股份:盐湖提锂题材最有想象力的公司方大炭素:石墨电极涨价最受益的公司中国中车:“一带一路”类题材正宗公司寒锐钻业:新能源行业正宗公司所以,当市场炒作它们的那些价值和题材的时候,它们充当了当时的白马龙头。市场是最聪明的,大资金选择大体量的公司时,一定是首选“正宗性”的。这一点是白马龙头和黑马龙头最大的区别。
很多人不懂这个逻辑,说白马龙头是乱炒。其实白马龙头一点都不乱炒,每次热点来临,能够充当白马中军的,都是那个时候逻辑最硬的企业。市场的选择有时候真的是最好的选择。比如,2019年初市场选择的白马龙头是深天马A和京东方A,它们确实是柔性屏行业的定海神针;2017年市场选择的方大炭素和寒锐钻业,也都是各自领域的泰山北斗。我们应该相信市场的选择,相信博奔出来的结果。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白马龙头其实是价值性最根正苗红的企业。
很多人嫌白马龙头慢,其实一点都不慢。因为白马龙头可以承载规模,承载流动性,而且交易机会也很多,不像黑马龙头,动不动就一字板,让你失去交易机会。白马龙头往往是可以融资融券的标的,可以加大仓位去做。用规模的优势去战胜速度的优势。很多大佬都是白马龙头的发烧友,比如赵、孙、徐、章。当然,一方面是因为他们资金体量大,只有白马龙头能够容纳下那么大的流动性;另一方面,他们觉得白马龙头安全,上车机会多,可以重仓出击。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白马龙头要破涨停板之执。我在前面讲“五破”的时候,提到破涨停板之执,最大的用意就是在白马龙头这里。白马龙头不需要涨停板来背书,这点一定要明白。白马龙头追求的不是单根K线的极限值,而是追求整体气势的势大力沉。这有点类似李昌镐的棋风,不追求每一颗落子的飘逸华丽,而是追求整体气势泰山压顶。九段围棋高手马晓春就评价说,如果一手棋的效率满分是10分的话,那么李昌镐的棋,每一手最多可打6分到7分。李昌镐也承认:我从不追求妙手,从不想一举击溃对手。每手棋,我只追求51%的效率。但李昌镐却能在通盘毫无妙手的情况下,实现整体的最优。这个逻辑就像白马龙头不追求每一根K线都是涨停板,但整体气势却如滔滔江水,浩浩荡荡、连绵不绝。白马龙头,其威力远非常人能理解。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