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头要有价值加持
什么叫价值?价值来自价值观。在这里,我尽量照顾到每一种价值观,取得大家共同认可的价值。在投资界,大家共同认可的价值有以下几项:
1.业绩,主要是内生性业绩,核心是产品涨价和销量增加;
2.新技术,特别是能够影响公司未来发展的、被业界认可的、革命性的技术;
3.新产品、新项目,能为公司带来新动力的产品和项目;
4.政策,主要是国家政策、产业政策、行业政策;
5.重大事件,这种事件影响到对公司未来的预期和判断;
6,其他,比如周期性、行业预期、资产重组。
第一项业绩是根本,其他几项都是对业绩有预期和拿业,绩说事才变得重要。业绩是价值之母,其他价值是业绩的衍生。上述价值归类中,业绩和新技术、新产品、新项目是硬的,我称之为硬价值,或者硬逻辑;后面的几项是软的,我称之为软价值,或者软逻辑。
需要说明的是,这几项价值字面理解起来很简单,但具体到股市实战中,灵活运用就没有那么容易了。比如,贵州茅台在2017年价量齐升,我们很容易理解为它有价值加持,因为价值投资派和经典经济学已经做过无数年这种逻辑的普及教育。恒立实业是不是有价值加持呢?这理解起来就没有那么容易了。恒立实业本来业绩非常差,按理是没有价值加持的,但在2018年10月份,因为壳资源的新政策让它突然有了价值加持。彼时,国家关于壳资源的新规,让市场对垃圾股和壳资源的预期有了新的变化。这种变化在某种程度上还是革命性的,因为闸门重开了,所以恒立实业是有价值加持的,是国家政策给它加持了。再比如中国中车有没有价值加持?因为“一带一路”倡议让它有了价值预期,从而有了价值加持。再比如三江购物有没有价值?因为阿里的人主,让它产生了新的估值,也有了价值加持。再比如蓝晓科技有没有价值?因为它于2018年1月份的公告中,说明了自己的新技术创新,突然就让市场对其有了重大价值预期,同样具备价值加持。
价值最终会靠上业绩,但价值并不简单地就是等于业绩。龙头战法对价值的认识是多元的,这让我们不同于简单的财务投资者和机械的基本面投资者。龙头战法不但认可事实价值,如业绩,也认可预期价值,如那些还没有实现但会让价值产生好的转变的事件和政策。我们既要认识到价值的不可或缺性,又要认识到价值的灵活性,不同的价值观赋予价值不同的类型。至于价值是否被高估,那是另外一回事,因为股市本来就是一个先透支后还债的地方,关键是我们要尊重多元价值观。
但无论怎么定义价值,无论多么尊重价值定义的多元性,都必须有价值背书,都不能离价值太远,龙头股不能脱离价值而单独存在。
当价值变成炒作的理由和噱头的时候,价值就被称为题材。当题材炙手可热的时候,也被称为热点。真正的龙头,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必须植根于一种价值,一种题材。只是,我对题材和热点的认知和其他人不一样。很多人提到的题材和热点,可能就是一种纯噱头,是股价炒作的遮羞布。我这里说的题材和热点,必须有价值背书。中文很伟大,但也容易产生歧义。我和很多人也许共用题材和热点这两个词,但是我们的所指不一样。我眼中的题材和热点,一定是大级别的,有的放矢的,而不是拿起鸡毛当令箭的盲目炒作。
因为这个逻辑难以彻底辨别清楚,那我就换个词来表达,这个词就是-一级别。或者这样说,价值到底是什么?
先搁置不论,让我们先换个角度,从大小的角度来看问题。
既然是龙头,那天然就应该是大的事物。因为大级别的东西才是产生龙头的土壤,小级别的根本配不上龙头的称号。怎么识别级别大小呢?凡是具有革命性的、影响力巨大,或远超预期的价值和题材,就是大级别的。比如,互联网革命是大级别的,奥运会是大级别的,4万亿计划是大级别的,供给侧改革是大级别的,新能源政策是大级别的,上海自贸区的设立是大级别的,雄安新区的成立是大级别的,科创板是大级别的,苹果公司生产出智能手机是大级别的,特斯拉新产品问世是大级别的,国家关于5G的布局是大级别的,腾讯微信问世是大级别的,方大炭素的石墨电极远超预期的涨价是大级别的,茅台产品提价和销量增加远远超预期是大级别的;而某公司股票每10股送10股是小级别的,某公司领导人上中央电视台是小级别的,某公司因出售一块地的获利是非内生性增长,所以是小级别的。
下面举几个龙头案例。
雄安新区的成立是大级别的事件,大家对其有大级别的预期,在此背景下诞生的冀东装备和创业环保可以说是大级别龙头。
方大炭素因为产品涨价,业绩超预期,也是大级别的龙头。
寒锐钻业受益于新能源,其主营业务产品价量齐升,且远远超过预期,是大级别的龙头。韶钢松山业绩超预期,大级别龙头。贵州茅台业绩超预期,大级别龙头。
秦禾集团董事长亲自说自己的业绩好,远超市场预期,大级别龙头。
贵州燃气,产品涨价,硬逻辑,大级别龙头。
万兴科技,独角兽大背景下的题材,大级别龙头。华锋股份,中美贸易摩擦,中兴通讯芯片事件,这是2018年的大事件了。在这个背景诱因下产生的,当然是大级别龙头。
宏川智慧,石油和能源涨价背景下的大级别龙头。罗牛山,海南自贸区和马彩,具有开天辟地性,当然是大级别龙头。
攀钢钒钛,业绩超预期,产品涨价,大级别龙头。恒立实业,在壳资源新政背景下,具有新预期,大级别龙头。
弘业股份、鲁信创投,科创板,大事件,大级别龙头。
从以上案例我们可以看出,龙头要么价值大,要么价值预期大。
无大,何谈成龙头?
龙头战法应该拥抱大级别题材、拥抱大事件。为什么?
因为龙头就是第一性的意思,不是大级别题材天然就配不上第一性,还怎么谈龙头?有人可能会问:很多暴涨的股也没有什么级别,它们难道不是龙头?
龙头是要能涨,是要接受市场的检验,但不是所有暴涨的股票都是龙头。龙头战法也不是一网打尽天下所有暴涨的股票。暴涨的股票背后的逻辑和缘由干奇百怪,有的是内部消息所致,有的是庄股所致,有的莫名其妙没有任何原因。龙头战法的逻辑无法解释和涵盖所有的暴涨股票,龙头战法更不需要对所有暴涨的股票负责。所谓的信仰,就是要有取舍,任何一个宗教徒都不是所有的神都去拜。龙头战法最忌讳的就是把所有暴涨的股票都当成龙头去拜。弱水三千,取一瓢饮。有价值的暴涨,才是龙头战法打击的范围。也就是说,真正的龙头应该是个窄门,应该有自己严格的取舍,而不是把龙头当成筐,谁涨得高就把谁往里面装。如此,才是真正的重新定义龙头。
A股长期被浸淫在操纵和坐庄的环境里,远的不说,近的山东帮和温州帮,都在A股掀起过翻天巨浪。当山东帮
势头正盛的时候,我就断言过它必然覆亡。当时的根本依据是:它选股不行,品位太低,其选股标的大多没有价值性。纵使它可以靠资金优势操纵一时,也必然会阴沟里翻船,因为其生态不可持续。即使证监会不查它,它的游戏最终也玩不下去。或者这样说,山东帮只有钱的信仰,没有价值的信仰。
“信仰”一词,越琢磨越有意思。很多喜欢做龙头股的人,都谈信仰,可一旦他们知道信仰的真正含义的时候,也许他们会放弃信仰,因为他们本质上是一群首鼠两端的人,不愿承担信仰的道义。信仰必须有取舍,必须是窄门,必须超越功利性。而那些见到股价上涨,不管其背后是否有大逻辑、大事件或者大价值,就想全部揽人怀中的人,他们是不配谈信仰的。真正的有信仰,应该是有所为,有所不为,坚守的是逻辑的一致性,而不是用简单的股价暴涨来定义龙头。
这样重新定义龙头,可能会让很多做流行龙头的人不舒服,因为这会让他们失去很多出手的机会。但是,A股在前进,历史在发展,我相信未来龙头战法的真正秉持者,应该是朝着我指向的龙头方向前进的,而不是关起门来自娱自乐,把坐庄当龙头,把技术形态当价值信仰。龙头规律应该打破价值投资、趋势投资和超短套利的门阀之见,共同拥抱大事件、大价值,共同在第一性的原则上行事。如此,才是真正的龙头。
很多个日夜,我都会静下来品味“龙头”一词。这是一个多么高贵的词,它天生就应该被敬仰。提起龙头,在哪个领域不是香饽饽?不是天生万众期待?在股票市场上,配以“龙头”二字的龙头战法,同样应该具有王者风范,其路径应该越来越宽,其价值观应该越来越被别人认可。我本人是宣传龙头战法的,我非常担心把龙头战法宣传到沟里去了,更从骨子里反对把“仙股”和“垃圾股”的炒作当成龙头正道。在这里重新定义龙头,我把价值性放在第一位,就是重新澄清龙头最朴素、最本质的底色是价值驱动、价值导向,大事件和大级别才配得上龙头的“光明顶”
之战,而不是偷鸡摸狗,更不是蜗牛角上争长短。龙头战法,应该给人以势大力沉、大道当然的气象,而不是一提起龙头战法,就被人误解为一群亡命之徒的玩命战法。没有价值加持、疯狂至死的做法,只会糟踢龙头一词,侮辱龙头战法。在这里,价值加持就像定海神针一样重要。没有价值加持的炒作,叫妖股。有价值加持,才是龙头;有价值加持,龙头才有“皇气”。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